张澜知道面前的侯显,比那个豪橫的纪纲更加难对付一些,一路之上张澜费尽心思,也想了解到,侯显得到的秘密任务到底是什么!

        距离大船几海里的地方,有一艘中型渔船一路跟随,那是张澜安排的后备力量,万一遇到突发情况,还是多一些准备比较好。

        还有附近的海域,也有一些冬季捕鱼船,只要将大网放到海的深处,那里的收获会更好,现在没有禁海一说,因为郑和下西洋的缘故,永乐朝的民众比以往更加热爱大海,官府不鼓励也不限制,只要缴纳足够的税务,即可在大海贸易或是捕捞。

        这或许就是倭寇们不断骚扰的原因,因为永乐朝无形中建立的“海上丝绸之路”,确实强化了很好的贸易往来,也让周边小国获益匪浅,来往穿梭的船只中有很多从异域而来。

        航行了几天,朱瞻基的心情逐步转好,他看着周围不断来往的船只,有些好奇问了掌船的船老大,才得知这些大部分都是回家过年的。

        朱瞻基有些惆怅起来,算算日子今天都腊月二十七了,虽然张澜做了很好地准备,大年三十在船上过年,鸡鸭鱼走美酒饺子一样不少。朱瞻基还是觉得心里有些不痛快。

        长这么大第一次在年前离开京城,去往几千里之外的闽南之地,虽然有一些不情愿,但是皇爷爷面前为了自己的爹爹,他也要努力撑下来。

        张澜看着甲板上一动不动地朱瞻基,轻轻摆了摆手,几名侍卫躬身退下,张澜将一件棉大氅给朱瞻基披上,俩人立在甲班之上,张澜指着远方给朱瞻基说着什么,不一会儿朱瞻基就眉开眼笑,欢喜的不得了!

        前船的侯显在船舱中,将舱门打开一条缝,用独目镜看着后船甲板上的情况,他有些感叹,突然发现张澜这个小小的千户,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又或者说,侯显羡慕张澜有着如此被宠信,被朱瞻基和太子信任的优势,他看着张澜和朱瞻基说说笑笑的样子,有些酸楚。

        还好侯显不清楚那句话,“好基友一辈子”,要不然,来几声“卧槽”实属正常!

        “殿下,此处风大,不如回船舱喝上一壶烧酒,吃点儿烤肉如何?”张澜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朱瞻基笑了一下点点头,径直走向了船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