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没听说?这几日闹得沸沸扬扬的,满城风雨,想要不知道都难。”方孝孺淡淡的说道。

        “那你有什么看法?”韩度继续问道。

        方孝孺两手一摊,做着从韩度身上学来的动作,把肩膀一耸,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说道:“还能有什么看法?这些北方士子,不过是技不如人,觉得自己脸面过不去,想着人多势众,闹上一番呗。不管他们这次闹的结果如何,只要他们闹了,那对他们自己的心里算是一个安慰。”

        “哦?怎么说?”听到方孝孺有不一样的看法,韩度不禁好奇问道。

        方孝孺淡淡的说道:“读书人好脸面,他们未必不知道自己的才学不足。只是闹上一下,他们便可以将自己被黜落的原因推到取士不公上,那这些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善罢甘休的。”

        是啊!若是换了自己,也未必会善罢甘休。

        韩度摸着下巴仔细想了一下,忽然又回过神来想到,自己还是要脸的,不会把自己的过错推到别人头上,而这些北方士子现在是完全不要脸。

        见韩度一脸沉吟,方孝孺还以为他在忧心这件事,便笑着问道:“不过这再大的麻烦,也是朝廷的麻烦,你又何必要去操心这么多?”

        韩度闻言长长叹息一声,看着方孝孺认真的说道:“恐怕这还真不是朝廷的麻烦,而是咱们书院的麻烦。”

        “怎么说?”方孝孺眉头微微一皱,他还真的想不到,这北方士子认为取士不公与书院有什么关系,这取士又不是书院取的。

        韩度没有直接喝方孝孺说明,而是说道:“咱们还是先找到薛院判,一起商议一下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