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太极宫,显德殿早朝……

        李世民刚来到显德殿坐下,便发现大殿内火药味十足。他知道这是为了何事情,他除了自责,就是怪杨义那混蛋了,真是令他不省心。

        当初自己干嘛要将他关入刑部大牢?而且还是关进死牢!自己明知那小子跑不了,干嘛当初不将他送回冠军侯府?现在出了事情了,自己也有一份罪责。

        按平时的议事习惯,先是处理各部司衙门上报的全国紧急事务,然后再处理各类司法案件,最后是军事。

        可今天一反常态,一多半的朝臣都将矛头指向了杨义。特别是那些言官,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让这胆大包天的小子,尝尝他们存在的价值。

        李道宗这个刑部主官还没说话呢,由魏征和王珪为首的言官就先后开始攻击了。

        “启奏陛下,冠军侯冠军大将军杨义,假死欺君,窝藏梁师都余孽,秘密潜回金沟村。被宿国公发现后,将他捉拿归案,关进刑部大牢。可他仍死不悔改,在大牢里挟持狱卒,封堵大牢牢门,对死囚犯滥用私刑,连杀两名朝廷重犯,行为之恶劣,手段之残忍……”

        “此人年纪轻轻,便目无法纪,屡次犯事。而今又倚仗自己为朝廷所立微末之功,便持才傲物,不思进取,有负圣恩。在押期间还滥杀朝廷重犯,此等欺君罔上,视律法于无物之徒,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请陛下圣裁!”

        李世民默不作声,转脸看向李道宗,意思是让他做个解释,他是刑部尚书,这事归他管。也就是说,等他发完言之后再讨论,然后做出最后的裁决。

        其实,李道宗是想把这事躲过去的,但他是这事的主官,他不能逃避,更无法逃避。他只得硬着头皮站了起来“启奏陛下,臣查实,被杨义所杀这二人,正是去年行刺杨义的主谋,他二人先是怂恿子侄在春明门处,污蔑杨义造反,欲将他格杀。

        幸得属下用命,陛下及时制止才没酿成大祸。尔后又买通江湖杀手临江钓叟在灞桥南十二里处,欲置杨义等人于死地,结果在阵亡二十名士兵后,侥幸捡得一条命。由可预见,杨义杀他二人是合情合理的,只是这小子做得欠妥当,他不应该在刑部大牢徇私枉法,肆意杀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