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武举与文试的要求颇为不同,参加文试需具备贡生身份,才可参加会试。

        而武举则可以由各级乡试选拔;或由朝中二品以上大员担保推荐;军中选拔;以及皇家贵冑担保推荐这几条途径。相对文试要宽松一些,只不过这举荐的名额每三年一次,每次只得一名。

        韩国原本重文轻武,这文试比武举要更被朝廷看重。

        朝中一直是文官当政,太傳太辅,六部九卿这不用说,皆为文官。甚至于如今的兵部尚书也是文臣出身,于兵书策略或许还能通晓一二,但于骑射武技却是一窃不通。

        这也是为何韩国一直兵事不兴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这文臣于朝堂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于武官将领的打压与倾轧尤为厉害。

        当然这其中也有例外,例如远在西北边关的康川军总兵司寇勋,妥妥将门虎子,朝中无人敢轻撼虎威。

        再如京城禁军殿前指挥使,掌握着皇城与京畿重地的兵事兵权,关乎着皇家宗室的安危。自然也让人心存忌惮。更主要的原因是,殿前指挥使是懋王的人。

        这也是近年来懋王极力进谏说服元熙皇帝振兴兵事,同时倾向武举的原因。

        翌日,秋闱文试会试准时开考,近一千三百名贡生进入考场。

        这进考场之前要核对身份,进行搜身等等一系列流程。

        这会试分为三场,一场三天,考试中间考生不可以中途离开退场,吃喝拉撒全在里面解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