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换成柳乾民拿着手电筒在罐子里照来照去了,而等他将头抬起的时候,一张脸也变得格外愕然。

        柳乾民忽然想起来,之前何生抱起罐子的时候,可并未打开罐子观看啊。

        那他是如何得知罐子里的图是什么?

        “何先生,刚才你可并未打开罐子啊,你是如何知道这罐子里的图是东晋十六国的分布图呢?”柳乾民惊讶的对着何生问道。

        高莞江也急忙点了点头:“没错,何先生莫非见过与之一模一样的罐子?”

        何生摇了摇头:“并未见过,但我在《古瓷大典》这本书里见过类似的东西,而一些野史古籍书上,我也得知有这类的工艺,工艺的发源就在滇南。所以,当我将这个罐子拿在手中,我感觉重量不对的时候,心里便有了答案。”

        “这个体积的罐子,如果只是唐白瓷,其重量绝对不会超过两斤半,可这个罐子最少有四斤重,这说明,罐子有两层。而至于罐子内的画,野史上记载过,罐中作画,只出现在历史上东晋十六国期,而且是统一的官窑,所以,我便猜测这个罐子是东晋流传到唐代,由唐代工艺大师做过加工的。”

        听完何生的详解,不仅仅是柳乾民与高莞江,连一旁的蒋俊树都已经是目瞪口呆。

        何生说的有理有据,最重要的是,他口中说的那本《古瓷大典》,这本书极为普遍,只要是个入门级的考古家,应该都看过这本书。

        “不愧是拥有泰山阁天字令的人,如此见识与经验,让我都佩服不已。何先生,我自愧不如啊!”一旁的高莞江叹了一口气,眼神之中精光涌现。

        如此一个年轻人,居然能够一眼看出这个罐子大有玄机,从这便可得知,该年轻人眼光独到、头脑清晰。一秒记住http://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