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固然考的是十年寒窗苦读,但考官的主观评判不可忽视,按大周律,童生试由县令主考,并有县丞、县教谕,以及府学下派的两名教授,合计五人阅卷。

        其中县令起着足举轻重的作用。

        王宵暗道一声,天助我也,瞬间有了定计。

        寒山寺的晚餐非常简陋,两个馒头,一碗稀粥,还有一小碟咸菜,吃过之后,王宵邀请道:“许兄,咱们在寺内走走?”

        “寒山寺虽小,却五脏俱全,想必夜晚亦另有一番风趣。”

        许仙欣然点头,掌起灯笼,与王宵离开了客舍。

        夜晚的寺院,寒风习习,僧舍中点缀着灯火,别有韵味,王宵拉着许仙东走西逛,不时点评一二,以他前世的学术造诣,虽不能说出口成章,却也妙趣横生。

        很多看似寻常的物件,在王宵的点评下,变得鲜活起来。

        不觉中,夜已深了,王宵也大致摸清了中年人所处的位置,与许仙站上寺里的一处平台,可眺见枫桥,以及河面上星星点点的渔火。

        更妙的是,距那中年人的位置约有近十丈,声音稍大点,完全听的清,又不显得刻意接近。

        王宵指着渔火道:“许兄看此处景致如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