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听了这话,一双眼抬起来,眼瞳乌黑透亮,眼神儿却有点锐利,“……贤明与糊涂,易于伪装,难以分辨,四哥还需要我来明说么?他八贤王当真贤明么?东宫那位又当真糊涂么?说白了,八哥若是当真贤德聪明,便不会觊觎东宫的位置,太子爷要是能摸清楚万岁爷的脾性,也不会一遍又一遍地遭猜忌之患……”

        他收回目光,乌浓的睫毛垂落下去,在眼底投下一圈郁青的影子,“四哥这是在提点我,怕我藏不住锋芒,我心里明白着呢……我母妃是内务府包衣出身,没个基底靠山,汗阿玛不吝啬对我的夸赞,也不过是看穿我既没那个胆量,也没那个心思……我的路已经很明确了,四哥,我只能做个辅佐帝王的纯臣,我打小就明白,这是我最好的结局。”

        他这么一本正经地说话,险些叫胤禛笑出声来,但他话说得这般坦诚直白,反倒让胤禛有点感动,二十多个皇子兄弟里,他这样坦诚,是独一份的。

        “十三弟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没想到心里看得这么透彻,”胤禛手按在膝头,笑得爽朗,“我倒有几分庆幸,庆幸十三弟与我虽不是同母所出,却比至亲更亲。”

        胤祥颔首,很淡地笑了笑,小厮过了换过茶水,两人都低着头饮茶,似乎在这个问题上不愿继续深谈了。

        有些话留在肚子里,留好了,往后有的是功夫慢慢说,留不好,说出来便是掉脑袋的大罪。

        吃完这一壶茶,兄弟两人都站起身,准备往云章阁外走,胤禛像是想起什么来了,忽然问:“这几日太子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胤祥脸上看不出情绪,低声道:“太子仍在毓庆宫,这两日没什么动作,只是请了梁公公向元妃娘娘和兆佳尚书府上递了话,具体是什么话,燕小进也打听不到了。”

        燕小进是胤祥身边的汉人侍卫,名字却是胤禛起的。

        康熙三十八年的那次南巡时,胤禛和胤祥在扬州码头捡来的流浪儿,那时胤禛正读《水浒》,便拈了燕青和史进的大号,给他取了这个名字。燕小进生得身形瘦削矮小,相貌平淡无奇,行事干净利落,被胤祥送出去练得一身好武艺,回来后就一直跟在胤祥身边,为他兄弟二人专行探听之事。

        胤禛走出燕水花园,背着手,老成地叹口气,“连梁九功大公公都被太子收买了……若是叫万岁爷知道,恐怕不只是禁足这么简单啊。”

        膳房青烟袅袅升起,胤祥挑了下眉头,“四哥不妨猜猜,贾府和兆佳府会有什么动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