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王夫人同意以凸碧山庄暂代学堂,但布置场馆、搬整书卷亦用了两日。到了第三天,学堂方按着往日惯例重新上起课来,妙玉心里头挂念那新请进来的女学究,一早起床也没等郑夫人一起,匆匆要了车马,往大观园里赶去。

        王夫人亲自陪着女学究走到凸碧山庄二楼,讲谈社难得聚得这么齐,乌泱泱站了一地的人,连主子跟前得脸的大丫头都来凑趣了。宝玉更是兴奋得不得了,一会跑上楼给女学究添茶,一会下楼向族里的后生们介绍大观园美景,连湘云都忍不住取笑他,今儿起应改别号叫“富贵忙人”。

        女学究姓黄,钱塘人,和王夫人岁数相近,面相看起来也很和善。掌塾介绍说,“这位可是大女中文豪,学士黄机的孙女,庶吉士黄彦博之女,既工吟咏,又解音律,那京中演了数年、赫赫有名的《长生殿》便是他家监生老爷写的!”

        妙玉正端着茶杯轻抿,听了这话差点一屁股从椅子上弹起来。《长生殿》的作者多有名啊,上过历史和语文课本的,那不就是“南洪北孔”的洪昇么!

        掌塾介绍得很热情,反倒让黄夫人有些不好意思,颔首站在一侧,王夫人笑着说:“前几年还在金陵那会,老爷还叫人排演过全本《长生殿》呢,只可惜家里这几个年纪都小,全没赶上。”

        黄夫人笑了笑,“正是因那会子贾老爷青眼相待,我前儿一听是到贾府里给姑娘们上课,立刻便答应了。”

        众人都客套地笑过一回,一时掌塾出去,黄夫人又问众姊妹都念过什么书,认得几个字。当着王夫人的面,姊妹们自然不敢如实回答,很谦虚地回答没读过几本书,黄夫人慢慢走在姑娘之间,看她们神情似乎多有隐瞒,便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那边王夫人又是好一番勉励叮嘱,才往楼下看宝玉去了。

        黄夫人往屋子正中一站,肃容道:“既然请我做了女学究,那咱们自然也要有个规矩,不能叫旁人看了我们女子学堂的笑话……看今儿情状,似乎姑娘们也不是头一回聚在一处了,先前可曾拟定过章程?”

        探春忙将递了张泥金笺过去,又看向妙玉道:“先前也起过讲谈社,宝二爷任社长,这是那位兆佳姐姐草拟的章程。”

        黄夫人翻阅后很赞叹地看了妙玉一眼,“听说兆佳姑娘已是上定的小主了,果真府中人才辈出,可喜可贺……如今既然由我来授课,稍后还得再删改一番,首要的便是这女学的人数,今儿可是来齐了?”

        众姊妹面面相看,妙玉此时却忽的想起来,先前宝钗因备选而从不来讲谈社,现在既然落选了,可妙玉回了大观园几次,却从未见过她身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