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孝,今日之势已成定局,许昌城必为我所得!汝也称得上当世之豪杰,何不早降于我?”看着战场内仍然浴血死战的曹仁,孙坚终究还是舍不下爱才之心,开口劝降道。

        曹仁是曹操族弟不假,但在这种乱世,亲兄弟尚可以背离,更何况只是同族中的兄弟?

        孙坚他的目标不只是许昌,河北、凉州、益州,将来他都要一一把这些地方归入自己的掌握之中。孙坚的野心是想一统这个天下,所以他亟需能为其征伐天下、治理地方的人才。江东人才虽多,但还远远不够,更何况人才永远是越多越好。孙坚需要更多良臣猛将为他效力,所以说如果曹仁能归顺的话,孙坚一定会十分高兴。

        “吾乃当朝司空之弟,安能降贼!”对于孙坚的劝降,曹仁根本无动于衷。他心目中的主君向来只有一个,那就是曹操。曹操对他来说,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如果曹操败亡,那么自己就一起随之而亡,绝不会另投他主。

        历史上曹仁病死后,其谥号便赫然是一个“忠”字,谥为忠侯。其对曹魏的忠心,可见一斑。

        听闻曹仁将自己骂为贼,孙坚眉毛一抖,神情间多了一丝不悦,遂不再提劝降之事。

        当然,孙坚放弃劝降曹仁并非是对方侮辱自己的缘故。作为一方雄主,孙坚的器量还不至于这么小,如果有劝服曹仁的可能,孙坚并不会在乎在那之前被对方骂上几句。但是曹仁先前的那一句话虽然简短,但孙坚却从中感受到了一种决心,那是一种虽死而不悔的决心。因此孙坚知道,想要劝降曹仁,是没有可能了。

        惜哉,见到一员良将生生在自己面前战死,有时未必是一件很痛快的事。

        “主公不必烦扰,攻克许昌之后,主公威望必然大涨,届时中原能人相继来投,主公还恐麾下无人乎?”周瑜见孙坚因曹仁不愿投降而烦闷,遂开解道。

        孙坚点了点头,不再于这件事上纠结。

        此时战场之中,曹仁虽力杀数人,但自己却也身中两刀。

        曹仁具有相当出色的统军才能,但他自身的武艺并不出众,在这种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中,他已然显露不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