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和曹彰切磋完之后,便开始和对方唠起了家常。

        毕竟双方是亲戚,适当的亲近总归是不能少的。

        就在二人谈话之间,曹彰无意间透‘露’出的一个消息令高顺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荀彧执意反对曹‘操’称公,已然引起了曹‘操’的不快。

        曹彰虽然醉心武学,但毕竟是曹‘操’的亲儿子,对于朝堂上的一些动静虽然了解的不是很详细,但终究知道一些。

        而高顺,一天到晚不是待在陷阵营的军营里,就是在家和老婆儿‘女’们亲热,对于曹‘操’和汉室的政治斗争根本就没有兴趣,朝堂上的一些消息自然就不怎么灵通了。

        虽然只是闲谈之时从曹彰口中听到的消息,但高顺却不得不为之重视。

        荀彧,终究和曹‘操’不是一路人啊。

        对于曹‘操’至今所建立的霸业来说,荀彧绝对是居功至伟。虽然荀彧没有如同高顺、夏侯渊那般指挥三军,征伐天下的手段,也没有像郭嘉、贾诩那样奇谋频出、诡计不断的能力,但是他却是曹营大方针的制定和引领者。荀彧的政治眼光和统领全局的大智慧,放眼整个三国时代,恐怕也只有诸葛孔明能与之一较长短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荀文若,曹‘操’能不能有现在的地位,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说来也是讽刺,曹‘操’在荀彧的引领下拥有了无人可匹敌的崇高地位,但正当他准备继续一步一步踏上权力巅峰的时候,荀彧却突然不想干了,甚至还要走向曹‘操’的对立面。

        无论换做是谁,恐怕都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曹‘操’心中窝火,自然十分正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