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董宴清也不过29岁,这个年纪被任命为华国天眼项目的总工艺师,其实也是有些争议的。但这个团队因为种种原因普遍年轻,除了她之外甚至有本科刚毕业就来参加工作的,所以一个29岁的总工艺师也没有那么离经叛道,更何况她的履历表也足够优秀,可以担得起这个职位了。

        她和以南济仁先生为首的其他几个项目主要人物一起亮了相,甚至又一次作为代表接受了官方媒体的采访。采访镜头中,她站在天眼选址的群山山头,一向显得过于冷淡的脸上也带了些动人的光。夕阳下的大窝凼,连余晖都仿佛光芒万丈。

        她的脸上印着晚霞的颜色,眸中尽是光彩。

        在她回答了几个常规问题后,大约官方媒体也想煽情一把,问了一句:“请问对您来说,天眼是什么呢?”

        镜头中的董宴清微微抿唇,随后认真地说:“于华国而言,天眼是华国看宇宙的眼睛,于我而言,则是天文梦的基石。”

        她期望在天眼建成以后,华国天文人不用出国也可以获得前线数据,方便华国天文人的科研工作。

        董宴清小时候做不到的事,她希望未来的华国天文人可以因为她现在在做的工作而做到。

        她心甘情愿成为基石,为此奠基铺路。

        在她和团队还在为天眼结构设计的各个细节努力的时候,华国天眼项目以一种超出别国想象的速度通过了各个部门的审批。上京、贵省、甚至是苏省,除了一些zf部门,相关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也迅速动了起来。

        华国天眼是属于全华国天文人的梦,一个十年前才敢提出的梦。此时此刻,天眼更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目标。相关专业中平时互怼厉害的不同学派,此时也能平和地坐在一起,讨论更合适的方案。

        即使身处其中,甚至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环,董宴清仍觉得新奇。这是在米国从未见到过、也不会见到的场景,这是华国人特有的浪漫。

        纵使如今的华国也并非完美,至少有一件事,是米国这样的移民国家无法做到的:不管顺境逆境,都会有一批华国人挺身而出,站在浪涛的顶端,试图用属于他们的渺小却伟大的力量,去带着这个古老的国度前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