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相位同太守,食俸二千石。且此位万众瞩目,若坦然授之,恐遭非议。不如,退而求其次。”乃王傅出声。

        “如此,或可为长史。”蓟都尹娄圭言道。

        “国相长史,不过六百石俸,太少。”王太妃不许。

        “回禀王太妃。诸侯国相乃朝廷任命。若无国相,可暂置长史,代理国政。俸禄酌情升为千石,亦无可厚非。”娄圭再答。

        “无国相只设长史。”王太妃这便领悟其语中深意。如此,既手握一国之政,又可免僭越之嫌。毕竟,一国之相,需朝廷任命,诸侯王无权自行授予他人。

        “何不为郎中令,暂理国政。”王傅便又进言。

        诸侯王宫,置郎中令一人,秩千石,主王宫大夫、郎等属官。王宫属官,诸侯王当可决断。再令其暂理国政,当可免僭越之嫌。

        “如此,甚好。”王太妃点头应允。

        蓟国亦是诸侯。却将国中属臣,派往邻国。暂领一国之政。

        辛氏二杰,虽不置一语,却心生狂澜。

        再联想。黄巾逆乱初,便避难蓟国六国馆中的冀州诸侯王。其中关窍,昭然若揭。六国与蓟国,必然关系密切。至于亲密到何种程度,非肱股重臣而不可知也。

        待群臣商议完毕,王太妃遂隔帘问道“二位可愿暂领郎中令一职,为中山王、河间王分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