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X原理是指:你不可能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确定X,必然大於或等於普朗克常数除以4π。
而观察者效应则是指在物理实验中,我们观测的行为必然会导致被观测者产生变化,而在未观测的时候,被观测者则处於一种叠加状态,所以我们无法知道被观测者的原本状态。
这两种理论解释起来b较麻烦,大家可以想象有一个封闭的盒子,里面有一只不用吃喝拉撒的活猫,还有一瓶毒药。
毒药上有开关,开关由放SX原子控制,如果原子核衰变,开关就会打开,放出毒药,毒Si猫。
而原子核的衰变机率是50%,也就是有一半的可能X衰变,杀Si那只猫,但也有一半的机率不衰变。
如果我们不打开盒子观测猫,那麽根据日常经验,那只猫就有50%的机率活着,也有50%的机率Si了。
这种情况下,那只猫就处於一种活和不活的叠加态。
我们只有打开盖子的一瞬间,才能确定猫是Si是活。
由此,就有量子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理论,那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其实也是叠加的,盒子里的猫,也有两只,一只是活猫,一只是Si猫。
当观测者看向盒子的时候,整个世界就会分裂成两个版本,也就是所谓的平行宇宙。
量子在被观测时,每次的量子状态都不同。
宇宙空间的所有物质都是由量子组成,既然每次观测,量子都有无穷多的状态,由此可以推论,宇宙应该也有无限个叠加态,也就是拥有无数个平行宇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