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爱看书的傻欢”大佬的再次飘红,欠更17,还有一更在半夜)

        反熵是热力学中的一个术语,王小波曾不只一次的提起这个词,反熵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说投入的多但释放出来的能量少,俗话说就是“费力不讨好”的现象在物理学中表现的一种形式。王小波用反熵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写作行为。

        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真的相信心理学可以应用在“追女孩子”这件事情上,说到“吊桥效应”,有些人也许清楚这种概念,但觉不会认为和女孩子一起走趟吊桥就能收获对方的好感。

        严谨的说,通过科学的实验,我们就会明白,吊桥效应并不是一定“能”,而是会“更容易”,让你收获对方的好感,其中一个被用烂了的关于吊桥效应的应用就是“英雄救美”。

        当女孩陷入危险之中时,不免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而人类需要给自己如此强烈的生理反应找一个解释,通常是会理解为对坏人的恐惧。

        而此时此刻你赶走了坏人,有一部分女生就会把这种情绪理解为,被对方吸引,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理唤醒的错误归因”。

        成默则深深的清楚,心理学厉害的根本就不是这些玄之又玄的名词解释,而是“人的心理”是由一种难以觉察的潜意识,它无声无息的主导了人们大多数的日常想法、信念和行为。

        虽说操控他人的心理听上去很难,实际上只要有耐心有技巧有恒心,这其实是件并不太困难的事情。

        例如成默为什么认定谢旻韫对他的好感是“吊桥效应”,因为“旅行”就是吊桥效应最有效的应用场景之一。

        几乎所有的旅行的热门地点都是艳遇的高发地,而越是偏远难行且风景优美的地方,吊桥效应的刺激就越有效,湖天一色的美景、长途公路的颠簸、异国他乡的新鲜感和登山或跳伞时的兴奋心情,这些都极易唤起人类的生理反应。

        而此时,你身边那个让你有些意乱情迷的人,或许,只是你对自己生理情绪反应的错误归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