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就是地狱。

        成默站在聚光灯下面,强烈的光线把他的影子浓缩成脚下一小团黑色,在满布磨痕的棕色地板上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洞,光与暗是不可分割的,光越强,所投射出来的黑暗就越浓。

        如果说光是“道德”,那么它照射在每一个人身上的时候,都会产生“污点”,除了圣人,谁都不能免俗。因此,用道德审判他人,那么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罪。

        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聚光灯之下,当你因为某事被他人注意,被放在聚光灯之下,这污点就会成倍的变深,一直到成为吞噬你的黑洞。

        在这个很难有秘密的时代,每一个升斗小民都酷爱着成为道德法官,尤其是某一事件上升为公众事件的时候,那就是全民的狂欢,我们每个人都站在道德制高点,把人性当做罪恶来审判。

        这种审判,甚至会针对受害者。

        如果受害者不是完美受害者,是一个道德上有瑕疵的人,那么她就会反转成为大众嘴里的人血馒头。

        我们用“道德”的尺度衡量着每一个被摆在聚光灯下的人,但事实上我们凡人每个人都有影子,正因为如此道德审判反而能够激发起民众更疯狂的热情,这是堂而皇之对他人施加暴力而不会被追究的光明时刻,哪怕你站在楼底下面对着一个因为绝望要跳楼的人高喊“别耽误时间,有本事就快点跳下来”,你都是无罪的。

        正因为这种“无罪”,让更多“吃瓜群众”在无形中成为了地狱,道德这种东西自然是抑恶扬善的无形力量,但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局限性,当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审判他人的法官时,善恶难辨的我们就成为了恶性的力量。

        所以,必须谨记,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而并不是用来审判他人的。

        成默在心里对自己这样说。

        所以他能够以一种悲悯的心情垂着眼帘看着黄仁安,他知道黄仁安并没有犯太大的错误,他知道错的是时代,但他不能审判那个时代,只能给予这其中罪孽最深重的人,与受害者遭遇相似的惩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