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万吧,”戚元弼道,“总数比咱们多一些,不过他们的老八旗马甲一般都有包衣奴才跟随,所以战兵的人数应该不相上下。”

        “那就是五万对五万”史可法想了想,“他们占着骑兵的优势,而咱们的步兵和炮兵应该占上风吧?”

        “那是当然的!”戚元弼道,“我们有80个步兵营和5个炮兵营,3磅团炮有近90门,还有9门12磅野战炮。”

        将3磅团炮和12磅野战炮搭配是这个时代欧洲强国陆军比较流行的炮兵组合套餐,3磅炮打人,12磅炮打炮,另外还有个24磅炮是打城的,在明军当中并不多见。

        现在明军步兵师的炮营就是3个3磅炮连,1个12磅炮连,1个辎重连和1个工兵连,总共6个连的大编制!

        而配备在明军步兵师中的12磅炮都是比较轻便的铸铁短炮,不过还是非常笨重,如果不是有了法兰西进口的佩尔什大洋马,还真拉不太动它们。

        史可法看了眼孔代老师——这位在南京给大家补课的时候挺能吹的,现在可是真打了,有没有办法?能不能代替一下孔明?

        孔代亲王说“敌人的步兵火力较弱,骑兵则非常强大,正常的战术应该是以步兵吸引我们的注意,为骑兵的迂回攻击我军的左翼和后方创造机会。”

        “我们应该怎么办?”史可法问。

        当初在南京补习的时候,孔代尽出这样的题目考大家了,而且不管你怎么回答,他总能说出一个相应的失败战例——史可法都怀疑这些战例是孔代瞎编的。

        “我们的正面应该假装失败,后退吸引敌人的步兵,将他们引向运河的西岸。”孔代说,“这样敌人的骑兵将会被迫提前发起迂回而我们则需要在左翼摆几个真正坚强的步兵营,用他们抵挡住敌人的骑兵冲击。

        与此同时,我们的8个骑兵营应该穿过得胜淀,向敌人的左翼进行迂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