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安排看着有点无情,但同样也是对孙世宁这一类二代、n代们的激励。要是一生下来什么都有了,连官职都有了,躺着就做官了,那还有努力的理由吗?

        所以朱慈烺虽然在封爵的时候很大方,但是却一直坚持“不赏世职”和“不封次子”的原则。

        别说孙传庭的次子不能因为祖荫得到爵位,连吴三辅的次子都是白身布衣!

        可以例外的,只有王爵!亲王、郡王的次子可以封侯和伯,三子可以封伯和子,四子可以封子和男,亲王的五子可以封男,郡王的五子及以下就是白身了!而亲王的六子及以下一样是白身!

        而大量的贵族出身的“白丁”,就成了军校生和应募骑士的主要来源哦,还有不少人上了去新大陆打天下的海船。

        总之,没有了世袭的富贵,他们这些人也就只能开始努力了。

        另外,朱慈烺虽然没有给他们官职和爵位,但是却为他们开办了许多新式学堂,以帮助他们成材。

        孙世宁抵达江南后,就读了南京小学、南京中学,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明讲武堂。

        在讲武堂毕业后,还因为成绩特别优秀,得到了大明皇帝朱慈烺赠送的宝剑。只有每一届每一科的前三名,才有赠送宝剑的荣誉——这可不是人人都有的那种量产的御赐剑,而是一届只有九人可以得到的御赠剑!

        可是等到了赠剑的孙世宁却没有上战场一显身手的机会。

        因为他从讲武堂毕业时,大明已经收复了北京,除了被流寇占据的西南一隅没有收复,大明天下似乎已经太平无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