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论占地面积,就要比北京紫禁城大了将近三分之一!而且南京皇城的外围也更加开阔毕竟此时的南京城垣要比北京城大得多,如果南京外廓之内都看成南京城的范围,那么这座城池无疑就是世界第一大城垣!

        而南京皇城,则位于以南京城的中心,同时又位于南京内城的东部突出部。所以皇城外围的北、东、南三面,又有高大巍峨的南京内城护卫,气势极为磅礴。而在南京皇城的西面,则是一条开阔笔直的长街,名曰太平街,将繁华的市区和威严的天子居停以及朝廷各个衙门的所在隔离开来。

        不过这处宽敞气派的天子居停却因为二百多年的闲置而年久失修,外围的高墙看着不错,其间却只剩下一些破烂不堪的殿宇,不大适合天子安居。

        所以初入南京的朱慈烺并没有和崇祯皇帝一起入住皇城,而是将西圃和大功坊作为行宫暂居。

        与此同时,朱慈烺又命令工部开始皇城修缮工程。

        和以外的大工不同,这一次的皇城大工采用了公开向商人招标的办法。也不过分追求气派,只求舒适、进度和成本。而且工程款项非常充足,可以依照进度及时发放。而南京这里名园遍地,自然也不缺善于造园的工匠和商人。

        因此修缮皇城的大工进度很快,到崇祯十八年春的时候,皇城的文华殿和武英殿,已经根据要求修缮完毕了。

        明朝皇宫的文华殿位于皇城的东南角,本事太子东宫所在,到嘉靖年间才变成了皇帝的便殿。而刚刚修复的南京皇城的文华殿,又变回了太子东宫,是抚军太子朱慈烺居住和摄政的所在。朱慈烺的四位选侍,也和他一块儿住在文华殿。

        武英殿则和文华殿向对,位于皇城的西南角,原本是供奉朱元璋画像的宫殿,现在则成了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等后妃以及两位公主的居所。

        文华、武英两殿之间就是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其中的奉天殿在靖难之役中被大火焚毁,华盖、谨身两殿也在正统年间遭雷击起火,虽然没有全毁,但是也残破不堪,无法修缮,必须要重建了。

        而三殿重建的工程非常浩大,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所以在崇祯十八年春季投入使用的,就只有文华、武英两殿。

        这两座殿宇不仅是崇祯、朱慈烺的居所,而且还是举行大朝和午朝的地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