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是啊!那些尼堪骑兵气势很盛,一点都不怯战。”

        “人还多还有步兵跟着!”

        这三个牛录都有四十出头,全是打老了仗的满洲勇士,经验非常丰富。对手的强弱如何,他们试试手就知道了之所以不硬碰一下,是因为真的没把握。

        他们遇上的可不是原来豆腐渣一样的明军,而是苦练了七八个月的克难新军的模范骑兵!

        当然了,模范骑兵的苦练不是“997”的标准,那么个练法人受得了,马也受不了啊!回头把骑兵连成步兵就乐子大了。

        虽然没有“997”那样的苦练,但是训练的强度也达到了吴家“夷丁突骑”的标准,而且还是吴三辅这个骑兵专家亲自抓他们的训练,水平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朱慈烺也在自己的两个骑兵团内进行了一番裁汰,不是末位裁汰,而是将一批卖相很好,武艺又不怎么过硬的“大汉将军”都发去充了步兵的基层军官。同时又把李岩、红娘子挖来的大顺老营兵填进去。

        另外,朱慈烺还给他们全部换装了拼接板甲拼接板甲比长身甲和布面铁甲要轻便许多,可以减轻骑兵和战马的负担,而且防御能力还稍强过长身甲和布面铁甲。

        一番严格训练和进进出出,再加上坚固的板甲防护,两个模范骑兵团的战斗力当然提升了几个台阶。

        另外,还有一些模范骑兵团的骑兵自费购买了短铳或鸟铳骑兵使用的是转轮打火枪,在明朝这边叫自生火铳,在毕懋康的《军器图说》中就有,佛山那边也有一些良匠能少量生产,不过技术不大过关,质量很成问题,加上产量太少,所以不能大量装备。但是朱慈烺还是让郑芝龙进贡了一些,分发给轻骑兵使用。不是为了杀死多少八旗的斥候,而是为了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阴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