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别说,这伙红夷国人还真够意思,忙活了大半年,总算帮着正白旗汉军的工匠制造出了十二门三磅红夷大炮其实三磅炮在技术上对清朝的工匠没有什么难以克服的难点。

        论起铸造的难度,十二磅的红夷大炮要高多了!

        只不过三磅炮对重量和精度的要求更高,而且还要打造专用的炮架,所以就费了点时间。

        另外,满清的“旗办”手工业的效率也是低了一点儿。工匠们都是旗奴,不大愿意学新东西十二磅的红夷大炮是他们做熟了的,各种“规矩”都摸索出来了,比如费料多少,费时多少,废品率多少,上上下下都有数了。

        所以工匠们铸炮的风险较低,不大会受处分,日子过得也就安稳了。

        而三磅炮是新产品,万一没弄好,在摄政王验炮的时候炸了算谁的?

        如今大清十旗法度森严,出了这种状况是要追究责任的,搞不好还有人要掉脑袋

        创新这事儿,是有风险的!

        不过在拖拖拉拉了好一阵后,十二门三磅红夷炮总算是铸造成功了。

        而且在这段时间中,布鲁斯还为正白旗的红夷大炮牛录训练了一批“红夷小炮”手。

        在大清顺治四年正月二十八日这天,在丰台大营的校场上进行了试射!

        “轰轰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