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也上去了,自称“老臣”而不是“老奴”,这是因为他现在不是内侍,而是一位克难功臣,封克难天津侯!

        他能够封侯,是因为有许多曹家子弟兵跟着他一块儿护驾南下。在朱皇帝最初的基本盘中,就有曹化淳的一股。现在许多曹家子弟已经成长为了新军骨干或是朝廷栋梁,而曹化淳自己则在南京城享福,直到朱慈烺筹建贵胄小学的时候才把他请出来担任其中的女校校长。

        女校的老师都是太监,最早从朱慈烺这里接受到西式教学的,就是他的侍卫和太监。其中的一些太监还真能学进去,水准谈不上多高,却足以担当起小学老师的工作。

        现在朱皇帝培养新式人才用得是两条腿,贵胄子女上小学、中学、大学(京学堂),一步步成才。

        而平民百姓则自学《子论格物篇》、《新算学》,然后去考太学。

        这么安排并不是歧视平民,而是教育资源实在有限,只能优先满足统治集团的接班人。同时,再将自学能力很强的天才从全国人民当中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出来,再让他们用自习为主的方法去自学成才。

        自学成才的概率当然低,但是只要能成,那一定是高智商的天才,足够应付17世纪的科学探索了。

        而且中国人口多啊,巨大的人口基数也意味着天才数量很多,通过自学考试,应该可以发现不少。

        哦,今天朱皇帝就发现了一个小天才,就是金东珠。她比吴三妹、郑茶姑、宁香玉、费珍娥四个人都要聪明。这四个女人也不笨,其中郑茶姑也可以称得上冰雪聪明,数学题做的也极好(估计是遗传郑芝龙的),吴三妹稍差一点,不怎么爱学习,但也是个极聪明的女子,但是她们俩还是不如东珠。

        东珠自学《小学算学》的效果极好!而理解能力很强,可以看懂《子论格物篇》中的一部分内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