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这位年轻英俊的西部来的贵族青年的面,今年已经五十多岁,在雅库茨克当了八年总督的亚历山大,居然露出了惊恐的表情。

        “总督,”纳雷什金伯爵是个非常敏锐的人,“出了什么糟糕的事儿?”

        “中国人挑起战争了!”亚历山大斯特罗加诺夫说,“他们已经集结了数千人和一支船队,正准备大举进攻尼布楚城!”

        “那又怎么样?”年轻的伯爵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和中国人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了,不是也没分出胜负吗?而且我们还占据优势!”

        大明和罗刹国之间虽然没有正式宣战,但是双方的军事冲突,早在大明吸纳准格尔部为藩臣时就开始了。断断续续,总也没有停止的时候。特别是僧格征服河中地区后,罗刹国因为加入了反准格尔同盟,和大明之间几乎就处在正式的战争状态中了。

        而在东线,雅库茨克总督府下辖的尼布楚城,也被明军打破了几次。当然了,每次明军破城后不久,亚历山大斯特罗加诺夫都会亲率大军“击败”来犯之地,收复失地

        因为总是能收到来自雅库茨克的捷报,所以莫斯科方面一直认为东西伯利亚的形势尚可,而且斯特罗加诺夫总督也能征善战。

        但是亚历山大斯特罗加诺夫自己是有数的,他的那些胜利,到底是怎么来的?

        那些胜利,不过是因为中国的黑龙江总督“鳌拜斯基”(鳌拜冒充罗刹人时所用的化名,后来罗刹人也这么称呼他)和他们的朝廷存在矛盾,不愿意从黑龙江方向出兵配合,而且尼布楚城对于中国朝廷来说实在太荒凉,所以才会在几次打下尼布楚后,都放火焚城后走人,而让亚历山大白捡了几个功劳。

        但是这一次情况不同了,“鳌拜斯基”动了!这说明中国皇帝已经给了他足够的好处,所以这回雅库茨克总督区马上说要迎来真正麻烦了……

        就在亚历山大和纳雷什金伯爵谈话的时候,他的一个副官,来自喀山的年轻贵族安德罗波夫兴冲冲的走了进来,又给亚历山大带来了一叠书信。

        “怎么了?”亚历山大问,“彼得,你给我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是的,总督先生,”彼得安德罗波夫点点头,“天大的好消息,鳌拜斯基的使者到了彼得罗夫堡垒,还带来了他的亲笔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