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襄王朱翊铭还能活,也更高寿的大名第九代楚王,生于隆庆二年,嗣楚王位已经52年的朱华奎,就是在这个时候,和襄王朱翊铭共乘一条龙舟,沿着汉水慢悠悠的而来,抵达了大明天子所在的襄阳城。

        根据明朝的藩禁,二王(就藩后的亲王)应该不能相见的。但是襄王朱翊铭是奉旨联络湖广一带的诸王,自然不必遵守“二王不相见”的藩禁。而且限制宗室的各种藩禁,现在也在逐步取消当中。

        根据朱由检目前的设想,北方非其所出的藩王能撤就撤,能挪就挪。毕竟北方中原在未来的十几年中还将遭遇连年的灾害,而且地力也早就耗尽,没有余力也不需要养活那些藩王了。

        但是湖广、两广地区的情况却不同。

        湖广、两广的人地矛盾在崇祯年间并不突出,而且民众的负担也比较轻。

        湖广的田赋平均到亩,也就一亩一斤。即便九成的田不交税,余下的一成负担二百余万石的赋税,也就一亩一斗,对于湖广水土来说,实在不是个事儿——湖广的水田产量都在两三石之间,旱地如果用来种麦子,也能有一石多的产量。

        收成那么高,交税那么少,朱由检再把藩王挪走,为百姓减负,那也太宠着湖广士绅百姓了......不如让他们充当巨室的领袖,和朝廷派出的巡抚好好商量着怎么交税收税。

        而广东的田税负担比湖广重一些,两千五百万亩(广东的隐田比较多,实际上不止这个数)承担九十九万石,每亩不到四斤。不过此时广东的海贸非常发达,一个小小的佛山镇都能位列天下四聚,可是朱由检这个万岁爷却收不到几个商税!

        至于广西,则是土司遍地,几近蛮荒。在册的田亩近千万,每年的税额也就三十多万石。

        所以这两广之地的王爷并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回头得多封一些儿子过去才行啊!

        而对于楚王朱华奎来说,能够离开呆了一辈子的武昌府,沿着汉水、长江、湘水到处转转,去拜访一下各处的亲戚,领略一下湖广山川风景,也是一件乐事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