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顿了顿,又道“朕给淮安到东昌这一段的运粮军安排了两个去处,一是淮东、淮西总兵收容,在淮北给他们分配屯田——朕已经打算在淮北挖掘黄河入海之道。此入海之道一成,淮河就能得到治理,淮河两岸就能变回昔日的鱼米之乡。在淮北种军屯,还是有利可图的。

        二是让他们去即将开设的上海商埠谋生,去商埠谋生就不分农地了,但是可以给宅地,一户给个半亩。另外上海商埠所用的吏卒可以优先从去上海定居的运粮军中招募。”

        还别说,朱由检给出的条件还是很不错的,要么在淮北安安稳稳的当农民;要么拿上海户口、当公务员,还能分块宅地造个独门独户的院子也不知道那些运粮军会怎么选?

        可是臣的本怎么回?徐允松眼巴巴的望着朱由检。

        朱由检当然也不会不给徐允松回本的机会,问题是他有没有这个胆子去干!

        “定国公,”朱由检笑道,“这个运河中间断了一千多里,自淮安到天津又都走海运而且北运之米也不再从南直征收,而是从湖广、江西等地运出,所以从明年开始,运粮军也不必负责转运粮食,全部改为商办,以后运河之上,再无官运的粮船。运粮军以后就负责淮南、江南、浙东运河的维持和钞关征税!”

        什么?

        钞关征税?

        徐允松听了这话,心都吊起来了。

        他是定国公,属于逃税圈里的顶层人物,当然知道运河钞关的税是怎么收取的!

        朱由检看着徐允松道“朕可是把淮安到杭州这千里运河上的淮安、扬州、浒墅关(苏州)、北新(杭州)等四大钞关都交给你了,以后没有任何船只可以免税了。哪怕南京户部的船,钞关也照常收税,也不需要点验货物的价值,只管船只大小即可朕也不向你们多要,一个钞关你给朕交万两银子,四大钞关给朕交万两银子,余下的都用来维持漕运总兵衙门吧。”

        什么?四个钞关交万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