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观考核百官有功,被朱棣提拔为吏部侍郎,接替了李志刚。

        原本黄观的考核就让大家惶恐不安,如今兼任吏部侍郎之后,考核就跟朝廷的京察大计挂在了一起,如果表现不好,绝对要丢官罢职的,没有任何客气可讲。

        而且黄观进入吏部,使得原本吏部的权力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吏部管人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升,一个是罚……官职出缺,谁能递补上去,这是吏部说了算。从洪武朝开始,三年一次,对京官和外官进行考察,如果表现不好,是要受到各种惩罚的,因此所有的官员,都畏惧吏部如虎,也成就了六部之首的威严。

        要知道长久以来,即便是内阁权势滔天的时代,也不敢完无视吏部。一个强悍的吏部尚书,绝对能跟内阁首辅分庭抗礼。

        本来就很强的吏部,此刻却有人说还不够,还要更强!

        光是赏罚不行,还要增加一项权力,那就是教育!

        通过科举之后,不意味着学习就停止了,官员要跟得上潮流,要不断增强水平能力。只是选拔还不够,要系统培养,针对官吏的特点进行考察历练,提升整个官僚集团的素质。

        这一套事情,都落到了黄观手里。

        几乎一夜之间,百官又回到了年轻时候,甚至小时候还要凄惨。每天忙着政务,忙着学习,有些人干脆搬到了衙门值房。

        如果去查这段时间官吏的家庭情况,普遍没有新生儿出现,如果有了,可以考虑一下,隔壁姓不姓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