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忙道“陛下,徐辉祖入川有了两个多月,还没有任何的建树,反而处处受制,川南之地,尽数叛乱。纵然没有二心,也是无能之人,臣以为应该另派一位大将,尽快扫平巴蜀叛乱。万一继续糜烂下去,牵连到整个西南半壁,那就……不妙了。”

        要说朝廷都是笨蛋,那也未必,比如岷王朱楩能成功举事,肯定跟沐春有关系,这是公认的事情。

        但问题是要不要把沐春当成叛贼,要不要讨伐云南,在朝廷还有许多争议。

        云南的问题不是兵马战斗力多强,而是道路艰难,环境恶劣,地形复杂,官军进了云南,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当年唐朝征南诏的旧例还在那里。

        所以朝中倾向于安抚住沐春,这也是派徐辉祖入川的主要考虑。

        可问题是徐辉祖的表现,太让人失望了。

        “陛下!”

        方孝孺突然跪倒,“启奏陛下,徐辉祖精通兵法,绝非寻常人能替代。更何况蜀道难行,徐辉祖入川时间不长,人马疲惫,未曾恢复,粮草调运,也未必齐。不如再多给他一点时间,让他戴罪立功,才是正办。如果贸然更换了徐辉祖,谁又能代替他?”

        老方依旧是仗义执言,可黄子澄这一次不愿意让了。

        “方公,你说的固然有理,可就怕徐辉祖不是真心,十几万大军,假如他投靠叛逆,朝廷又该如何?”

        “黄大人,徐辉祖妻儿老小都在京城,他如何能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