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尽最大可能力挽狂澜了,毕竟辽东那边的局势日渐紧张,朝廷能凑两支部队来支援我们这边恐怕就已经是勒紧腰带了。”洪承畴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为何崇祯如此急迫地想要尽早剿灭乱贼。

        有些东西不是个人意志能决定的,形势比人强。

        自山西等地方到来的明军逐渐向潼关地区汇聚,崇祯算是拼尽老本,想要干掉高迎祥这伙流窜在陕北、河洛地区的农民起义军。辽东的复辽军让他感到十分不安,虽然复辽军还没有任何入关的意思,但是崇祯对复辽军的恐惧可能比高迎祥他们还要大上数倍。不过他还是决定攘外必先安内,从宁远、山西等重镇调兵遣将。

        “总督大人!”延绥东路副总兵曹文诏向洪承畴这位三边总督施礼。

        “免礼,没想到这次朝廷将辽东的部分兵马派了过来,这可是饮鸩止渴的冒险行为,万一复辽军趁虚而入,京师危矣。”洪承畴说道。

        “辽东复辽军有袁督师监视,并在他们军中安插了不少探子,要是复辽军有什么风吹草动,袁督师会死守宁远的。”曹文诏说道,“相比之下,朝廷还是希望能在与复辽军的决裂之前,将关内的乱贼尽数剿灭,否则来日必定会拖我们的后腿。”

        “此言不差。虽然本总督认为剿灭乱贼的最佳时机还没有到达,不过既然圣上着急,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可能重创闯贼了。”洪承畴说道。

        “一切听从总督的指挥!”曹文诏、左良玉等人纷纷表示。

        “潼关以西的河洛、陕西地区,情形十分复杂,官匪势力狼牙交错,完全乱成一锅粥。流寇在围攻大小城池,而官兵又在围困流寇。”洪承畴令人取来这边的地形图,向新来的援军介绍该地的局势,“这些流寇各自为政,唯独是三十六营的流寇,特别是闯王高迎祥以及其部署李自成部最为强盛。李自成部的士兵素质比我们大明的卫所兵还要高,还有疑似来自复辽军的先进火枪,是我们这次剿匪最应该重视的对手。”

        “三十六营有多少人马?”左良玉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