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僧此来,以游历见识为主,却不完全是为全我道境。

        在小僧看来,与其进大道碑蹉砣岁月,就还不如在和众位师兄的切蹉中所获更多,更有实际价值。

        小僧是从主世界来,未来也一定回主世界去,诸般因果都在彼处,如果在这里过于沉溺于道境修正,搞不好就修出个不伦不类,

        在这里修正道境,未来有机会去天择小仙庭,非我所愿;如果回去,再不能消除鸿茅大道的影响,那是肯定不容于三鸿大道,便断了未来!

        故此左思右想,就把资格争夺当作一种磨砺也是好的,大道碑就不进去了,免的麻烦!”

        一名面容清秀的小和尚从容而答,作为外来者,他早已习惯了这种问题。

        在天择大陆,行事怪诞,不循常规的修士就从来没有消失过,比如取得了资格却不进去,也不是十分罕见之事,原因有很多,也无法细表。

        “大师远来天择,不是为了大道之碑,又是为了什么?如果不更深的了解鸿茅之道,那么此行的意义何在?”

        清秀和尚款款而谈,“别人的道是临渊渔鱼,我之道乃临渊观鱼!

        小僧始终认为,最好的大道理解就是倘徉在天地之间,自然而然,大道天成!

        我为什么要进先天大道碑修正自己的道境?

        我的道就是我的道,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一力抗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