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两名血流被面的侍从也拔刀冲了上去,但是再凶悍他们也只有三个人,这次反击倒是给了这群暴徒杀人的口实。

        “看看,他们怀中带刀,一看就不是好人,沒准就是要刺杀朝中大臣,干掉他……”人群一拥而上,如海浪吞噬三艘小舟。

        等到醇亲王奕譞和大学生翁同龢骑马带兵赶到理藩院的时候,闹事最凶的几名八旗闲汉早就逃的沒有影子了,只有一群脸色煞白的太学生看着地上三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吓的浑身抖如筛糠。

        自古以來学生都是狂热的,尤其是读书读多了,读书读傻了的酸文人,明明手无缚鸡之力却总以为自己是文武全才,上马定军、下马安民。

        这样的人你让他杀一只鸡都不敢,更别说杀人了,要是到战场上去真正见到尸山血海的景象,估计第一个疯了的就是这些读书读傻了的文人。

        翁同龢气的手都哆嗦了,他指着一个个太学生“你们……你们……你们要造反吗,国事已经艰难到这个地步了,你们居然还在添乱。”

        “师傅……”所有太学生委屈的喊了一声“我们也是为了朝廷好啊,大清不能这么下去了,打不过英法列强,现在难道连日本人都欺负到咱们的头上了吗。”

        醇亲王奕譞气的鼻子都要歪了“说什么呢,为超挺好,你们不帮倒忙就算我们烧高香了……现在朝廷正在商量如何对付日本,你们可倒好直接宰了三名日本使节,这在谈判桌上对我们得多不利……”

        奕譞说的一点错都沒有,本來日本占了十成的责任,结果这三条使节的性命一丢,大清国反而替他分走了三四成的责任,这下变成双方都有问題了。

        假如说之前能赔偿一百万两,现在让这群学生这么一闹,能赔六十万就不错了,哪怕你让西方国家调节,人家也得这么说‘你都杀了人家的使节了,还想怎么样,毕竟同治帝有惊无险啊,’。

        象这样的道理,这些被天朝上国洗脑的儒生们是不会懂的,太过理想主义的年轻人,天然的就拒绝这种妥协的思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