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争肖乐天的计划非常明确,四月份的黑龙江还处于封河阶段,晚清时期地球还没有温室效应,冬天漫长而又寒冷,想要整个黑龙江彻底解冻至少要等到四月底五月初去。

        由于远东地区满人基本就没有投入过多少基础设施建设,官方修建的道路非常稀少,一旦进入五月冻土大面积溶解,整个白山黑水就会变成一片烂泥潭。

        大军开拔最怕的就是这种天气,越是现代化的军队就越依赖重型装备,光是火炮转运都是一件大难题。

        留给远东义勇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们必须在四月份彻底解决掉海参崴的俄军,并在俄国援军抵达阿穆尔河准备渡江之前拦住敌人。

        那将是一场非常关键的战争,数万中亚俄国骑兵会趁着河面还能通行的最后时刻发起拼死的进攻,俄军指挥官也不是傻子,他们知道阿穆尔河一旦解冻,骑兵大军除非人马都长翅膀了否则休想过河。

        远东地区地广人稀,生产力低下,别看到处都是造船的木材,可是砍伐、加工都需要人力和技术工种,人力还好说技术工种上哪里去找?

        难道要数万骑兵和战马都踏着木筏过河吗?当中国人的活靶子?

        只要项少龙的大军能够在阿穆尔河决战中守住,一直守到大河解冻,那么这场远东之战也就没有什么悬念了。

        隔着阿穆尔河修筑永固防线,然后在海参崴召开远东地区万民大会,正式宣布远东国成立,到时候有华族帮他们度过建国之初的艰难时刻,只要一个夏天和秋天,远东国就能再次训练出五六万正规军出来。

        到时候手里有枪,华族背后有钱,再加上不间断的外交努力,让列强一个个的承认远东国的地位,这国也就建成了。

        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仗必须要一步一步的打,而且这场仗难度想当大。

        首先解决海参崴必须要迅速,这是远东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未来的首都所在地,不先解决了这里,大军就分不出兵北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