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西方各国有的是国王和贵族,但问题是,只能靠盘剥农奴的贵族能有几个钱?不能节制贵族的国王能有多少钱?发奴隶财的家伙看似身家不少,但能有银子极贱极多的日本好赚钱?能比南洋的香料宝石和木材更受欢迎?一不小心被卷入战争那就简直倒了血霉了!

        而见自己的小故事引来了众人的唏嘘和感慨,张寿就笑眯眯地说“刚刚我提起四千年前的埃及,其实,在遥远的数千年前,埃及以及他毗邻的那片地方,曾经丰饶而富裕,并不逊色于我国。”

        他为众人解说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为众人描绘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说起亚历山大大帝从一介小国的马其顿到横跨亚欧非三国,打造出一个绝大帝国,灯塔矗立港口,图书馆震古烁今的繁荣;说起斯巴达人八百壮士扼守温泉关,大败波斯大军的武勇……

        而这番娓娓道来的讲述,远胜过前头四位山长掺杂在讲学中的那些讲史——因为人家讲的都是人尽皆知的,毕竟今天能在这里听讲的监生和举人,没有几个会像从前半山堂中那些纨绔似的不学无术。而张寿讲的这些,却是书本上根本就找不到的!

        只有陆三郎,既有幸和渭南伯张康交好,于是从人只言片语中知道这大明天朝之外到底是片怎样土地,又是张寿的学生,知道张寿其实口才绝伦,于是此时犹有余裕东张西望,发现其他大多数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

        要知道,这年头大多数的游记,半真半假都算是很有节操了。

        因为除了真的拿自己又或者马儿的脚去丈量过异域的寥寥几个旅行家之外,大多数文人都在闭门造车,胡说八道,就连真正去过异邦的那些使节也好不到哪去……只看堂堂正史上在提及番邦时,往往都会加上很扯淡的描述,就知道这年头的信息流动有多么落后了。

        而张寿为众人叙述了一个个生活细节真实,但体统制度却光怪陆离的世界。如果此时在下头听他讲学的是一群老学究,那么一定会鸡蛋里挑骨头,可今天的听众年轻的居多,年长的却少,更何况张寿徐徐展开的那幅画卷实在是听上去很可信,谁不好奇?

        因此,当张寿说起古希腊的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这两位极富盛名数学家时,大多数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张寿已经把话题转到了算学上。

        直到张寿再次重提旧事,太祖告知那位使节的故事,就是传说欧几里德解开金字塔高度之谜的正解,他们方才稍稍醒悟了过来。

        可紧跟着,张寿道出的阿基米德测皇冠真假的故事,就引来了几声低低的轻呼。虽说不少聪明人都已经醒悟了过来,敢情张寿当初测太祖牌匾是否空心,就是由此而来,但却也从中意识到,张寿这个故事兴许是真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