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他一直觉得,太祖爷爷这称呼,听上去真的很乡土……但实际上却是,大明宫中对皇帝的称呼素来如此,早年间四处都能听到万岁爷爷这样的叫声,民间也多半是太祖爷爷,英宗爷爷,睿宗爷爷,当今万岁爷爷诸如此类的乱叫。

        而到了幼年即位的当今皇帝,听说是不高兴自己还年纪轻轻就被叫老了,因此方才严禁爷爷这两个字,于是,他成了大明历代以来唯一没有被加上爷爷两个字的天子。

        而此时,阿六却不知道张寿心里正在嘀咕的不只是太祖爷爷很忙,还有太祖爷爷这个称呼。他非常无辜地耸了耸肩,随即就严肃地说:“其实,我带回县衙的那个米粉师傅,也一口咬定是太祖爷爷教他祖上做的。”

        张寿听了简直要绝倒,然而,更让他绝倒的,却是阿六的下一句话:“总之,要招揽生意,用太祖爷爷的名义;要标榜家世,用太祖爷爷的名义;要攀亲戚,也可以用太祖爷爷的名义……所以,太祖爷爷是大明百姓从日常起居干活到出门在外做生意的倚仗。”

        很好……很强大!混到太祖这份上,就算出海之后杳无音信,却也真是值了!而且,从老咸鱼那儿获知的各种讯息来看,太祖出海不是为了征服美洲,而是为了考察移植美洲专有的那些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否则不会传下那么多名字,就冲这一点,这位前辈很值得钦佩!

        既然张寿对那些号称很不错的酒兴趣不大,阿六也就带着他径直去寻那家米粉摊子。据他说,和挤在西城墙和运河之间这些鳞次栉比的铺子不同,那家米粉摊子是货真价实小本经营,就在运河边推一辆车货卖,至于鸡汤这种高配……呵呵,自然是不存在的。

        运河上南来北往的客商也好,船工也罢,也就是吃个家乡味道,谁要那么考究?烧开了水做汤底,然后把下好的米线沥干了放进去,靠的就是笋片木耳等各式各样配菜以及佐料的调味,至于客人如果需要的话,当然也可以放进肉末肉丝之类的荤食调味。

        至于牛肉……就算没有朝廷禁令,小本生意那也绝对用不起!

        当张寿跟着阿六穿过那狭小却又人多到几乎没处下脚的小街,最终来到运河边上时,他就只见除却那几乎塞满了小半个河面的船舶之外,就是河边无数叫卖的小贩。从卖蜜枣的,卖各色瓜果点心的,到卖特色解渴饮子的,叫卖声几乎能把人耳朵给震聋了!

        好在旁边有个老马识途的阿六,他跟在人后头,很快就看到了正推车在一条漕船前叫卖的一个白头巾汉子。然而,阿六只是开口叫了一声,那人回头看了一眼,随即就如同看到瘟神一般,立时推着车子撒腿就跑。

        见阿六毫不犹豫跳下马背就跑上去追,张寿忍不住满心疑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