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只能咳嗽一声道:“我倒也忘了,这样一道道菜上来,分量不可太多,最好每人一口就好。而且,最好再备上给人漱口的茶水,免得口中留有余味,影响到对后续菜品的评判。虽说这世上不可能绝对公平,但我们至少要相对公平。”

        他这话顿时得到了葛雍的大力赞同,而楚宽见永平公主点头,立时召来一个小宦官,命其下去传话。不一会儿,陆三郎竟是蹬蹬蹬上楼来了。

        小胖子笑容可掬地团团做了一揖,随即就一本正经地说:“老师这主意一点没错,我也注意到了。而且,我是觉着,这品尝菜品,其实是越到后头越容易吃亏,可评判打分的话,却是越在前面越吃亏,因为在前面没有多少菜品作为对照,于是就容易压低了评价。”

        “所以,我建议,大家不如先记个大概的口味印象,回头等一个个菜都吃下来之后,再总体评判,如何?”

        陆小胖子昔日是什么样的人,在座这些人当中,有如渭南伯张康这样印象深刻的,也有如齐景山褚瑛这样不过耳闻不曾亲见的,然而,如今他是怎样光景的人,这边厢却是人人都早已见识到了,无不觉得这小子简直是贼精贼精。

        所以,对于陆三郎如此神情自若地主持今日之事,提出这样的建议,没人奇怪。张寿这个名义上做老师的更是呵呵笑道:“这法子是很好,否则最开始送上来的菜品,评分总会难免有些偏颇,而一边吃一边顺便做个评注,心里也好有个数目。”

        “毕竟,吃多了口味混杂了,未必就能再记得头几个菜是什么滋味。不过如果仅仅是最后汇总评判的话,却也有不方便的地方。陆三郎你想想,这里在座的诸位也许都能记得丝毫不错,但普通人吃过十几二十道菜品之后,真的还能清楚记得第一道菜是什么回味?”

        见陆三郎微微一愣,张寿就笑眯眯地说:“我觉得可以这样,每上五道菜又或者六道菜,就让大家做一个评判,筛选出两道最好的,这样能够在口味还没有忘干净之前,做一个最合适的评价。当然,诸位如果觉得我这法子不好,便是立刻就开始评判也无妨。”

        陆三郎何等聪明的人,瞬间就体悟到张寿是将三四十个厨师加赛做这三四十道菜的混评,改成每五六个人的阶段性评价,到最后轻而易举就能够筛选出一定数量的人给予加分,这样反倒是方便了。

        当下他立刻重重点头道:“这法子简直再妙不过了!”他刚想说我这就下去传话,随即就想起还有永平公主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楚宽在这儿,立刻又笑吟吟地问道:“老师这主意,公主和楚公公觉得如何?”

        永平公主只一沉吟,就点点头道:“张博士这主意确实不错,哪怕是我,吃过十道二十道菜之后问我第一道如何,多半也是记不得的,就五道菜评判一次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