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企部内部的战略,后续帝国的官方资本,包括国企部所属资本以及皇室资本,投资布局的领域将会依旧集中在金融、城市服务、粮食行业、国防工业、重型工业、矿产能源、基础交通建设等重点行业。

        对于其他非重点行业,则是采取逐步退出,官方引导的面市场化模式。

        基于这个战略,很多年前其实商部就已经是不在向民间资本发放矿产等基础行业的牌照了。

        至于石油,这个就更没有了,石油产业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是被限制了,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家民营资本的石油公司存在。

        甚至连销售煤油的企业,也基本都是各大石油公司控股的,而这些石油公司,也都是清一色的皇资或者国资、

        大唐官方掌控了这些基础行业,才是避免了过渡的市场化,进而造成市场波动,甚至哄抬物价等现象。

        这就和很多年前的粮食产业一样。,大唐粮食总公司成立之前,粮食价格完由那些民间的粮商说了算,但是自从大唐粮食总公司成立以后,粮食的价格是官方说了算。

        大唐粮食总公司在各地制定的粮食指导价,对稳定帝国的粮食价格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甚至基于此,在宣平二十六年的时候,大唐帝国正式成立了物价司,对各项关系民生的产品,重点就是各类粮食产品进行物价管控,对于某些民生物资的价格非正常波动进行监管。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大唐的各类基础物资的价格一直都是保持比较平稳的根本原因,不会因为天灾等因素导致粮食价格暴涨,也不会因为粮食丰收就导致价格暴跌。

        大唐的各类粮食价格,一直都是非常平稳的,偶尔有涨跌,也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因此民众对大唐官府的掌控力度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