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部数据现实,国企部所属各企业,贡献的税收只占据了工商行业税收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六。

        税收数据都还算好,而就业数据就更让人惊讶了!

        户部就业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国企部下属各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只占据了工商业相关工作岗位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而各类民营企业,商户等提供了百分之八十的工作岗位!

        而在每年新增的工作岗位里,这个数据还要再上涨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每年新出现一百个工商业相关的工作岗位的话,有九十五个就是民营经济所提供的,这是一个让人很意外,惊讶,更不容忽视的数据!

        这也是让帝国这些年不断的放开部分限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目的很简单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

        这些年大唐帝国的工业化不断深入发展,尤其是宣平四十年后,帝国开始施行全球经济发展计划,重点提升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的人均收入,为此官府主动鼓励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出来工作,哪怕是农闲的时候去工作也是能增加额外收入啊。

        但是,这么多是剩余劳动力出来后,要怎么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总不能说一股脑都跑到大城市去要饭吧!

        所以,帝国在本土的经济发展,这几年一直都是围绕着‘就业岗位’这四个字进行的,有了就业岗位才有其他的所有一切。

        衡量各地县尊老爷,知府知州等地官员成绩的时候,就业指数也会被列入最为重要的参考之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