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兴泉府可以丢,但是作坊里的工匠必须撤走,也不能去原定的贵阳了,因为现在的贵阳都还没被打下来呢,得先撤回柳州来。

        现在的李轩还不知道,距离他没几公里的梧州城内的王越和卫严,早已经是把几支从大唐王师手里弄到的火枪送到了广州以及邻近的佛山,让那些工匠们仿制伪唐贼军的火枪。

        这要是等上几个月的话,说不准广东那边的明军就能够装备上仿制自伪唐贼军的火枪了。

        李轩的圣旨除了立即撤离兴泉府那边的工匠外,还是给第二军下达了新的战略命令,命令第二军如果近期内无法攻克贵阳的话,那么就先放弃贵阳,务必掉头东返把湖广的明军给拦截下来。

        万一贵州东部无法保住的话,也就是兴泉府丢了的话,那么就必须死守黎平府,因为黎平府基本上算是从贵州进入柳州的桥头堡了,守住了黎平府,才能够更好的防御柳州。

        如果第二军完蛋了,黎平府也完蛋了,那么李轩还谈什么东进啊,立马就得派兵回援柳州,用以抵挡湖广明军南下。

        要不然的话,湖广明军就能够复制自己当初的南下路线,一路攻打柳州、的武宣等,沿着西江杀到自己的屁股后头来。

        李轩的圣旨很快就被军报使者带走,并通过军方的驿站体系以五百里加急的速度向柳州,向兴泉府乃至贵阳方向传递。

        大唐王朝的驿站体系其实就是建立在明王朝的驿站体系之上,同时进行了加强,基本上间隔十公里设立一个驿站,军报使者们带着军报骑马飞奔,每到一个驿站就换人换马,以接力的方式进行快速传递。

        这种速度的传递,一天时间能够行进大约三百里左右,而这还只是普通的加急!

        如果是紧急军情的话,甚至能够做到一天传递五百里甚至八百公里,当然了,如果是要一天传递三百里的话,那么驿站里的马匹还能坚持,如果是五百里的话,那么驿站里的马匹执行了一次任务后都得休养一段时间,如果是八百里加急,那基本上马匹都是要跑废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