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轩却是并没有因此而责怪当时的第二步兵团团长李春景,更加没有责怪第二骑兵营的营长卢愚之。

        反而是继续重用之,李春景后续更是进一步高升为第四步兵旅旅长。

        这样的事如果是放在其他僵硬刻板的军队里,估计都有不少高层将领为此而负责下台了,但是在大唐王朝里,这种事却是被拿出来进行战后分析,然后讨论着后续应该如何避免出现的失误。

        李轩为何要这样做?

        因为他深刻的知道,要培养一个军官,尤其是中高级军官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大唐王师成军这么久了,一共也就培养了那么几个会打仗的高级将领,如果因为打了一场败仗或者出现一些小事务就把他们撤职了,李轩到那里再找人代替他们?

        你以为能够率领好几千人甚至上万人作战的高级将领是大白菜,满大街都是,伸手一抓就能抓一大把啊。

        毕竟没有常胜将军,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偶尔打一两场小败仗李轩是可以容忍的。

        当然了,如果某一天郝柏年、李春景他们脑子发晕,把大批主力都折损了,造成可不挽回的恶劣影响后,李轩自然是会生气,到时候可就不是撤职那么简单了,少不得要赐给他们一杯毒酒以警后人!

        大唐王师的军官难得,而这一次损失如此惨重,众人自然是高兴不起来。

        不过大家也都是知道,这是战争,哪有不死人的,这一次不外乎就是死的多了一点而已!

        而且梧州战虽然死伤的人数众多,但是作为主力的第一步兵旅却是损失不大,尤其是第一步兵团,死伤人数只是几十人而已,而且大部分还是被抽调到第一突击营里的人死伤,第一步兵团自身的作战里,基本没有承受死伤,为毛?因为第一步兵团从头到尾就没参战过,最后虽然派了一个步兵营去南线,但是也没赶上主要的战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