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占肇庆后,在此地修筑炮台也就是划上了日程,因为最开始在此地并不需要面临陆地上的威胁,因为肇庆乃至附近地区的明军都已经是没有了,大唐陆军牢牢的掌控了附近地区的地面控制权,因此在地面威胁不大的情况下,前期的工程主要还是以安置火炮,扼守江面为主。

        所以炮台的修筑比较快速,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给炮台所需要的火炮,对此,海军方面和陆军方面是通力合作,主动退役了部分七斤重炮的装备时间,从而把部分火炮装备到羚羊峡炮台上。

        到了如今,这个炮台已经部署了三门一千二百斤重炮(九磅),此外一直嫡属于大唐陆军炮兵部队的那几门五百斤火炮也是被安置到了炮台,从而实现了野战炮兵营清一色装备八百斤以及一千二百斤重炮的编制,简化了后勤压力。

        羚羊峡里部署的这些火炮,已经是足以利用射程彻底封面整个江面,其七斤重炮甚至都能够打到江对面去。

        为了保护这些火炮,防止敌军从陆地上攻破此处炮台,大唐王朝在此地驻扎了整整一个营的预备营以及两个营的守备营,再加上足足有一个营编制的炮兵部队以及其他少数辅助部队,上述诸部被整编为直辖于枢密院统辖的羚羊峡独立团。

        依托这个羚羊峡炮台,大唐海军才是多次击退了明军水师沿江而上的企图!

        不过这虽然能够保证了肇庆地区的西江水面安全,但是大唐海军还是无法取得珠江流域的水面控制权,这也就导致了不管是后勤运输还是作战,无法利用这些密密麻麻的水网不说,都还需要避开密密麻麻的水网,免的遭到来自明军水师的袭击。

        所以进攻广州城,是受到了极大的牵制的!

        除了广州城本身的地理情况比较复杂外,也和广州城内的明军守城意志比较顽强有关!

        两广总督王越几乎是收罗了手底下所有能够作战的兵力囤积在广州城,初步估计城内的明军至少有两万多人,而且郝柏年判断,其中大部分还是正规军。

        其次他们也是知道,广州方面的明军是得到了大量的火枪以及火炮,这些枪炮都是仿照和外购的,你要问他们怎么知道的,人家明军可是直接把这些重炮摆上了城头呢。

        那几门十二磅的舰炮甚至比大唐王师里最大的火炮都要大,这么大的火炮就这么摆在城头上,但凡眼睛没瞎的人都能看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