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案里,他提出了好几个观点,首先就是俘虏的处理问题,他建议战斗结束后,如果俘虏的是伪明惠王的残部,那么经过整顿处理后,普通的俘虏可以就地在当地组织屯垦,充当未来移民的重要组成。

        但是如果俘虏的是当地土著的俘虏,那么他建议把这些俘虏通通押送到东北边境进行屯垦,避免就地释放。

        此外,应当让国内进来的组织移民,并早期移民应当以青壮男性为主,如此,这些早期移民就能够充当地方上民兵的重要组成,可以让高丽半岛上四府的民兵组织迅速完成。

        随后,为了缓解和当地土著的关系,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土著们对大唐帝国的认同感,同时还为了进一步削减当地土著青壮的数量,他建立后续征召大量的土著青壮从军,这些土著青壮和内地征召来的预备师士兵一起,混编组建两个或三个预备师,然后把这些预备师派往河北、山西纵深防线,和当地的预备师换防,争取从内地换防两个预备师进驻高丽半岛。

        之所以要预备师进驻高丽半岛,那是因为大唐陆军的主力步兵师一共就十六个,是不可能一直驻扎在高丽半岛担任地方弹压任务的。

        大唐陆军的每一个主力步兵师,那都是战略机动力量,弹压地方并不是他们的任务,那是预备师的任务。

        有两个预备师再加上内地移民所组建的民兵,然后再加上伪明惠王残部俘虏所组成的屯垦团,预计未来三年内,陆军能够在高丽半岛上维持一支数量可观的地方弹压部队。

        同时,为了响应内阁政策,应当尽量的鼓励将士们在当地娶妻,争取让他们退役之后直接在高丽半岛安家。

        这些,其实都是后续的军事处置方案,至于前期的围剿工作,他倒是没有多提,而是和军部统一了意见,等拿下了柳京、汉城这两个重要城池后,后续就是分兵攻克所有的城池,然后就地驻防,确保每一个主要的城池里都有军队驻扎。

        进攻各地城池的时候,应当尽可能的歼灭或者俘虏当地的土著守备部队,避免击溃后就不管不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