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军参谋部的那些参谋们的设想里,大唐帝国海军的作战方式,尤其是和敌军舰队决战的时候,应当是集中所有能够集中的战列舰,大型巡洋舰,然后组成一条或者多条的战列线,组成战列线的战舰成一一条线,首尾相连跟随前进。

        通过机动,抢占t字头,然后用侧舷火力消灭对方,而侧舷火力的开火距离,就是在三百米左右。

        虽然说海军的舰炮在实际战斗中,开火的距离会比较近,这是受到了战舰在海面上颠簸的影响,假如把舰炮搬到陆地上,有了稳定的设计平台后,命中率会有所提高,进而拉高有效射程。

        但是参考陆军那边,其最大的有效射程其实也高不到那里去,在大约五百米的标准上,顶多能够提高一两百米而已,是不可能达到最大射程的。

        为此,海军那边为了提高海防火炮的命中率以及有效射程,想了很多办法,不仅仅是海军,实际上帝国整个国防工业上下都是为了提高火炮的射程而努力。

        并且提出了很多的方案!

        有的人想要提高火炮的精度,采用更加精密的造炮工艺,来提高火炮的精度。

        也有人想着通过改进瞄准方式,来提高精度。

        也有人想着,干脆搞圣天子提过的线膛炮!

        但是很可惜,不管是提高造炮工艺还是搞线膛炮又或者是改进瞄准方式等等,这些都是受到了基础科学的印象,对材料以及加工的工艺要求太高,目前来说,这个问题暂时是无解的。

        至少皇家理工学院那边就是表示,以目前的工业技术能力而言,火炮的性能已经是差不多达到极限了,很难有所大规模的改进。

        对此,军方虽然不甘心,但也只能是接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