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基本上统一战争之后就是全部退出了现役,一个个都是去享受荣华富贵去了。

        第二批就是郝柏年、李春景为代表的御学堂早期学生,可以普遍称之为第一代将领。

        笼统上来看,所有在统一战争期间进入御学堂学习的军官都可以被划分到这一个群体里,他们普遍参加过统一战争,接受过早期的御学堂学习,同时军功显赫,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军事贵族。

        这些人哪怕是在统一战争结束后,很多人被迫退役,或者是担任虚职,但是这些将领基数大啊,他们依旧长期把持着陆军权力,甚至很多在统一战争之后才晋升为准将的将领,其实他们相当多一部分也是在统一战争时期就已经参军了。

        而所谓的第二代将领,其实是指统一战争之后才进入御学堂学习的将领,也就是陆军御学堂第十期以后的将领。

        他们参与了帝国的一系列对外扩张的战争,包括和鞑靼人的一系列战争、扶桑战役、印度战役、非洲战役等等。

        这些在统一战争之后才进入御学堂学习的将领,他们从一开始接受的就是最为正规的近代军事训练,他们的作战方式和统一战争时期的开国将领们不太一样,开国将领们的战术其实依旧带着浓厚的传统战争模式,哪怕是使用火炮和燧发枪了,但是很多将领的战术思维依旧还是传统战争的思维。

        然而第二代将领从上军校开始,接触的就是步炮协同、线列作战等战术理念,所以他们的战术思维是典型的热武器军队的思维,同时其作战乃是升迁都是非常正规化的。

        目前来说,其实这些第二代将领里的佼佼者普遍已经爬上高层,少将以上着很多,中将不少,上将也有好几个。

        本来,如果没有应易康这个特殊角色的话,其实并没有什么新生代将领的说法的,因为人们普遍把统一战争之后的将领都看成是第二代将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