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抵抗后坐力,他们采用了简单除暴的办法,直接把炮座固定死在船体上,依靠钢铁结构的船体硬抗后坐力。

        在后坐力都被船体硬抗了,自然也就不存在火炮复位问题。

        这玩意其实是海军根据研发中的栓动步枪放大而来的,只不过采用的是金属定装弹以及弹仓供弹结构而已。

        和原时空里的各种小口径速射炮什么的不是一回事。

        然而这这种四十毫米火炮,每分钟依旧能够打出十发以上的炮弹,并且所发射的还是榴弹,虽然精度差了点,但是射速快啊,而且榴弹的威力还算可以。

        对于那些小吨位的无防护目标而言,杀伤力还是颇为不俗的。

        至少比什么七十五毫米,一百毫米之类的火炮强多了。

        大唐海军对这种简单粗暴的火炮也是抱着反正是便宜货,能用就用,用不了就当摆设的心态,基本上在很多主力舰上都装备了。

        唯一让海军可惜的是,也就只有这种小口径的火炮才能这么玩,口径太大的话,哪怕是钢铁船体也很难硬抗后坐力。

        至于正在研发的炮架复位技术乃至炮管复位技术,那玩意还极度不成熟,打一次就散架的玩意海军可不敢装备。

        科伦坡号上的舰炮,乃是吕玉泽少将参观的重点,至于其他东西他就懒得看了,因为和其他的战舰区别并不算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