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康的父母一直非常好强,虽然他们两人在整个西岭煤矿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下,但那股劲头却比大多数人大得多。

        两人都是初中文化,顶替各自父母的工作在西岭煤矿干了二十年,但学历所限,一直也没有什么提升,这也是他们为什么非要赵康考一个本科的原因,在他们看来,没学历在任何企业里想升职都困难,以后更是极难出头。

        可是,眼看自家儿子跟着李家儿子捣鼓了几天就赚了两万块钱,比他俩一年的工资还要多,他们一贯的要强在这一刻,也难免有些疲软。

        疲软倒不是因为见钱眼开,而是差距实在太大,单靠要强已经弥补不了了。

        赵康这个时候又说道:“小牧的意思是希望我能一直跟着他一起干,他要去燕京上学,所以我也在志愿里填了燕京的一所大专。”

        一听大专,赵康妈妈瞬间又急了,她明明嘱咐儿子试着报一所三本,万一分数公布之后情况比较乐观呢?万一人家学校还会补录呢?

        可是刚想斥责,赵康就淡淡的说:“复读呢,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人家小牧今年肯定是要走了,人和事儿都不会等我,错过这个机会,谁知道到底都会错过什么?”

        赵康的父母顿时陷入沉默。

        两人彼此对视一眼,竟然都看到对方眼里的不自信。

        以往可不是这样的,以往在讨论这种问题的时候,他们两口子的语气、心态甚至眼神,都是非常坚决的,可谓是坚如顽石。

        赵康的爸爸感叹一声:“好像现在的普通大学生,在海州一个月也就一千出头吧?撑死了两千?反正我是没听说有毕业就能赚两千块工资的大学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