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益又问:“那是什么样的机会让你接触到互联网的呢?”

        李牧笑着说道:“网吧,其实那个时候在我们老家海州还没真正意义上的网吧,都是开在家庭里的电脑房,一共也就五六台电脑的那种。”

        李牧很想就这个话题多说一些自己的观点,于是便继续说道:“其实即便到现在,国内有家用电脑并且接入互联网的家庭也还是极少数,对于我这种工薪家庭的孩子来说,接触互联网的唯一机会基本上就是网吧了。”

        “以前想上网很不容易,一方面是没什么零花钱,另一方面是还要躲着家长,我爸妈当年把电脑、游戏和互联网视作豺狼虎豹,明令禁止我接触,也幸亏我稍微有些叛逆,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背着他们去网吧上网。”

        孙俊益接过话去,点头说道:“家长对网吧确实是比较紧张和担心的,我想这不光发生在你身上,在绝大部分青少年身上都是一样。”

        李牧点了点头,说:“任何东西都是两面性,我在上小学三年级以前,爸妈担心我过马路不会看车,所以无论多忙,总是要有一个人负责接送我上学放学,但是等我年龄稍大一些,懂得在行走过程中遵守法规、保护自己之后,他们就不再担心我一个人上学放学了。

        汽车是可以要人命的东西,但我十岁之后,我爸妈便觉得,我在它面前拥有了保护自己的能力;

        电脑和互联网只是一部机器和一个虚拟世界,可一直到我十五岁的时候,我爸妈依旧觉得我不能在它们面前保护好自己,从而严格要求我完全与它们隔绝开来,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区别对待,戴着明显的有色眼镜。”

        李牧这一席话,让电视机前所有的青少年感动的泪眼摩挲,也同样让所有的家长心中第一次对自己的观点和做法产生了怀疑。

        这时,李牧又说:“我不否认电脑和互联网存在一些负面的信息,但是更不可否认的是它自身对人类社会无与伦比的贡献与价值,如果所有的家长都在这个方面对青少年矫枉过正的话,那反而会扼杀华夏年轻一代对互联网的热情,从而扼杀整个华夏互联网的发展进程。”

        “如果没有互联网,或者如果我没有接触到互联网,很可能我今天就不会坐在这里,而是坐在清华、燕大的校园里一门心思的读书。”

        “我花着父母拼命赚来的钱在校园里平庸的度过四年,四年之后我从学校毕业,考上一个公务员或者进了某家国企,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