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李牧对华夏经济的粗浅理解,华夏的煤炭产业以及钢铁产业绝大部分集中在北方,南方占比较少,因为自家从事的就是煤炭行业,李牧知道长江以南几乎没有什么大型煤矿,大部分的煤炭都集中在华北地区,少量集中在西南地区,华东无论是煤矿数量还是煤炭储量都非常低。

        而且钢铁产业也是一样,华东只有一个宝钢而且在沪市,杭钢小的可怜,在整个华夏钢铁产业里的占比微不足道。

        所以,整体看来,像中梁贸易集团这样的企业,更应该出现在华北地区,而不是出现在这里。

        赵贤良似乎也看出他的疑惑,笑着说道:“你肯定想问我,为什么会把中梁贸易集团放在杭城,对吗?”

        李牧说:“您这么做肯定有您的考虑,我对实体行业了解不多,不敢胡乱揣测。”

        赵贤良笑着说道:“其实说白了,就是取巧。”

        说着,赵贤良接着道:“我并不是对杭城有什么特殊的感情,非要把事业扎根在这里,而是因为很多的客观原因。”

        “首先,我这么多年在杭城经营的关系放在这里,在杭城乃是整个浙省,我做事情会有很多的便利;”

        “其次,中梁这样的企业,放在北方稀松平常,但是放在杭城就显得非常少见,中梁的产业虽然遍及全国,除了当地企业的营业税是在当地申报之外,所有牵扯到贸易上的税收都是从杭城申报,对杭城市政府来说,中梁贸易集团是少有的能源企业,又是纳税大户,各种政策优惠也就非常好操作。”

        “除了这两点,剩下的就是她们娘俩更喜欢杭城,我也觉得杭城更加宜居,留在这里生活,比在北方要舒服得多。”

        李牧点了点头,看来赵贤良就是把杭城当做大本营一样去经营的。

        赵贤良这时又说:“就拿这个总部基地来说,当初是按照容纳一万人的规模设计建造的,地是杭城市政府以极低的价格作为优惠政策批下来的,那点价格相对于实际价值来说,基本上就相当于免费。虽然总部只有几百人常驻办公,但是中梁贸易集团确确实实有过万员工,我按照这个规模建总部基地,谁也不敢说什么。”

        “而且,这里建起来、放在这,随着地价的不断增长,它本身的价值也在不断提升。煤炭和钢铁是两个非常复杂的行业,行业变化快,而且朝令夕改、朝不保夕。但是,不管怎么样,这儿都是一个成本极低、上升空间很大的不动产,未来如果我退无可退了,单单是这个总部基地,足够我给子秋她们娘俩一辈子安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