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在一个行业打好基础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李牧如果先所有竞争对手一步,在全国,甚至全美、全北美提前布好战局,不但能够锁定所有的院线系统,还能抢占所有下沉到院线的终端资源,到那个时候,谁想进来跟自己竞争都要提前掂量清楚。

        如果对手是创业团队,那么自己光是这个覆盖的成本他就不可能负担得起,如果他选择以某个地域先起步,那自己随便从整个全国市场的利润里拿出几百万,在对手起步的地区,以终端票价亏本的方式直接对其发动打压,直接就可以轻松将对方扼杀在摇篮里;

        在这种情况下,想跟自己竞争,唯有大企业或者大资本才有可能实现,但是,即便是大资本自己也不用担心,越大规模的资本投入也就越慎重,有自己这么一个庞大的对手守在这里,大资本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拼钱?那真是太好了,因为自己已经成了规模,已经有了利润,而对方要从一开始就跟自己拼资本,一旦拉开烧钱的序幕,那就不是想停能停得下来的。

        国内的院线市场李牧丝毫不担心,凭借yy强大的推广能力,所有的院线都不会排斥跟自己的合作,要知道yy真正牛逼的不只是推送,而是精细化的推送!不仅可以根据性别、年龄段发布不同的推送,还可以根据注册地、登陆地ip来进行地域性的推送,这一点对院线来说,适用性太强。

        燕京的院线只要跟自己合作,直接给所有燕京ip登陆的、18-38岁的年轻人、中年人发燕京本地影讯的相关推送,一定会带来非常直接的转化,甚至可以做到只给海淀的用户推海淀的电影院,进一步提升推送的精细度和转化率,光是这个资源,就足够院线反过来求自己了。

        不过美国这边,李牧没有足够的把握,现在yy虽然爆火,但是自己下阶段的重心是要建立数据处理中心、保证yy、天堂小镇以及未来植物大战僵尸在美国的稳固发展,根本没有精力对院线领域进行渗透,而且眼下美国的院线发达程度远非国内可以比拟,复杂程度更不用说,李牧想在美国推动网票系统,一定要有地头蛇配合,否则效率一定非常低。

        而李牧眼中最好的合作伙伴,就是斯皮尔伯格!

        斯皮尔伯格在好莱坞的影响力是不用说的,虽然一线导演很多,但是能把商业片做到他这个高度的一线导演并不算多,越商业的导演,也就具备越强大的市场认可度,所以斯皮尔伯格是李牧眼中潜在的合作伙伴。

        而且斯皮尔伯格本身就是一个经济头脑非常强大的人,他有自己的影视公司,有自己的影视制作团队,有庞大的行业资源和人脉,如果他能够帮自己推动网票系统在美国发展,一定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这时候,斯皮尔伯格也对李牧的网票系统格外感兴趣,在仔细揣摩之后,问他:“如果要其他影院加入网票系统,最关键的,是不是得让他们全部换成使用你们的票务管理系统?”

        李牧点了点头,说:“一般情况下,院线必须使用我们的系统,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实时互通,不过可以让心的是,我们的系统本身就是一款非常高效的票务管理系统,对院线来说有很大的益处,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是完全免费的,我们还会提供专门的维护团队,所以这本身对他们来说是件100%的好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