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所有的宣发工作都已经准备就绪,他甚至希望《英雄》能够换一个时间上映,因为比《英雄》早一个星期上映的《那些年》,势头实在是太猛了!

        若是按照一个月的上映时间估算,张亿谋甚至觉得,《那些年》这部电影的总票房可以轻松突破两亿元人民币的大关。

        要知道,自从国内有真正意义上的票房统计之后,第一部票房破亿的电影,也是迄今为止票房最高的电影是2000年上映的《生死抉择》,然而,这个记录很快就将被《那些年》所打破。

        跟这样一个堪称变态的竞争对手撞了档期,张亿谋的心里格外郁闷,现在媒体上铺天盖地全是《那些年》的广告、新闻以及预告片,与它相比,自己《英雄》的推广简直可以算是烂糟到了极点。

        由于电视、杂志、报纸甚至各大网站里,关于电影的讨论,基本上都在围绕着《那些年》展开,《英雄》虽然砸了不少钱用来做媒体公关,但是真正受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现在,在任何一家电影院里,《那些年》的上座率都要明显高于其他影片,同样规模的影厅,放映《那些年》的收入至少是其他影片的两倍以上,完全不需要牧野映象出面,各大院线老板自己就根据这种情况进行重新排片,让《那些年》的排片占比不断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国内的影视市场都陷入了一种怀旧热,大街小巷放的是张克轩的《那些年》、街头巷尾讨论的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的剧情,在这种氛围下,以武侠与历史为背景的《英雄》,彻底失去了发育的土壤。

        在《英雄》的出品方新画面公司,张亿谋此时此刻正在为院线的变卦而愤怒不已,上映第一天,根据公司派出去的员工了解到的数据,各大院线的排片极不乐观。

        原本各大院线承诺给《英雄》的排片量超过了总排片的30%,甚至有些影院超过了50%,但是真到了上映的时候,几乎所有院线都对承诺的排片量大打折扣,直接腰斩都是少的,更多的是一口气降低到承诺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怒不可遏的张亿谋在办公室里怒斥道:“这些院线实在是太没有诚信了!排片说减就减,连个招呼都不打!”

        张亿谋最好的合作伙伴章伟平无奈的说道:“没办法,牧野映象那部《那些年》实在是太强势,上座率高,票房也增长的速度也快的惊人。”

        “真是可笑!”张亿谋脸色铁青的说道:“这种烂片竟然也能有这么高的票房,无非就是那点情情爱爱的事情,一点底蕴都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