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尔伯格说:“时间与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说实话,没有导演愿意一个劲的拍同一种题材,它会极大的扼制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李牧说:“单凭一两个人的能力自然是不够的,所以我想,能不能通过资本的支持,来打造一个专门的品牌。”

        “品牌?”斯皮尔伯格诧异的问:“二战电影的品牌?”

        李牧点了点头,说:“没错,像漫威只做超级英雄的漫画、迪士尼和皮克斯专注动画影片那样,做一个专注二战电影的品牌出来,这个品牌要做的,就是持续不断的投拍优秀的二战题材影视作品。”

        说着,李牧又道:“我们面向全球征集剧本和导演,只要各方面都合适,我们就投资拍摄,然后再自己做全球发行。”

        斯皮尔伯格思考了片刻,随后对李牧说:“以一部电影从意向到上映的时间为两年计算,想保证一个品牌的曝光度,每年至少要有3-5部电影上映,这样的话,这个品牌前期的投入,要能支撑起6-10部电影,粗略算下来,也要至少数亿美元的资金。”

        说着,斯皮尔伯格又说:“二战题材电影,以及所有历史题材电影都存在一个很伤的问题,那就是没办法做广告植入,拍现代片,主角用什么手机、开什么车、住哪家酒店、镜头一扫而过出现谁家的广告牌,这些都是可以赚钱的,起码可以在前期以这种方式来降低成本,可是二战题材电影,前期很难找到这样的机会,一部两部还行,但太多的话,成本压力还是很大的,而且,二战题材的电影,票房营收空间普遍略低,比不上娱乐电影。”

        李牧说:“这些都无所谓,我们有遍及全华夏的院线,又有遍及全国甚至全北美的网票系统,未来我们的院线还会继续扩张、网票系统也会继续发展,到那个时候,我们自己的渠道能力,就基本可以确保电影的票房不扑街,也就是说,前期投入哪怕十亿美元,在两到三年内,也会陆续以票房的形式回款,甚至还有机会获得可观的利润。”

        说到这里,李牧顿了顿又道:“至于这笔钱怎么拿,其实也很简单,我可以融一笔钱做个专注影视项目的私募投资基金,募集投资人的资金用来做影视项目的投资,我可以把所有利润都分给基金的投资者,毕竟我在意的不是利润,而是产品。”

        斯皮尔伯格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了,既然这样的话,前期的资金压力也就没那么大,风险也可以分摊到投资人身上,我觉得还是有得做的。”

        李牧说:“我们不如在这个项目上合作一把,我来发起私募基金,你来做项目的管理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