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些闲话,杜中宵道“殿院,现在朝中哪些事务,需要御史台特别留意?”

        赵抃想了想摇头“今年上半年圣体欠安,宰相文相公处事有度,并没有什么要紧大事。不过,中丞回朝之前,枢密院狄太尉和韩太尉分任党项南北两路的经略使,朝廷明显有意党项。如果开战,党项前线的事务自然是最急之事。”

        杜中宵道“此是实情。如今财政充盈,内部无大事,也只有对党项开战朝野瞩目了。”

        说完,杜中宵道“依殿院看来,御史言事之职,到底应该上奏些什么?”

        赵抃道“此时所谓台谏,实是朝廷耳目,所言所行至重。窃以为,似台谏职事,第一件事就是要分君子小人。若是小人,过失虽小,也应该力谏,以求去除之。如果是君子,哪怕一时不查有了过失,也应该保全爱惜,以成就其德行。此是重中之重,中丞不可以不察。”

        杜中宵听了,点了点头,一时没有说话。重小人君子,这几年他已经不只听一个人讲过了,而且渐渐成了风气。但是自己前世所学,所受到的教育,都强调对事不对人。自己认为自己是君子,你就真的是君子了?世间事复杂致极,哪里能够这样简单区分开来?

        政治中注重君子小人,甚至把官员分成君子党、小人党,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政制、官制本身有大问题,有些让人无法适从。哪怕按照规例做事,也未必全是对的。更不要说,很多时候,反而是不理会规例自作主张更加合适。再加上真宗和现在的皇帝两朝,正是文人的地位迅速上升,正全面掌握主导权的时候,职责本不清晰,对人品更加关注。

        官场上有没有君子、小人?实事求是地讲,应该是有的。但对于官员来说,能够明确分为君子和小人的人数,非常有限。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官员,既不能讲他是君子,也不能说他是小人,无非是领一份俸禄做一份职事而已。这些不能分辨的人,用君子、小人党要求,就强行区分开了。

        杜中宵来执掌御史台,便就不想再用君子、小人来区分官员,而是实事求是。不管身份,做得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御史相对中立。现在看来,这样做应该有许多困难。

        想了一会,杜中宵突然一笑“依殿院看来,我是君子还是小人?”

        赵抃急忙拱手“中丞在京西路时,开营田、商场之类,以使财用不缺。出边地为帅,先后败朝廷大敌契丹、党项,拓地数千里,朝廷赖之为安。又出兵万里,恢复西域,都是人不敢想之绝世大功!似中丞之般,君子尚不以称善,谁敢以小人目之!”

        杜中宵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可我日常回想自己所作所为,好似许多事情,也不能完全归来君子之行。平日做事,虽然谨慎,却也不乏投机取巧之处。若是强要把官员分为君子、小人,对我来说着实有些为难。当然,我与朝臣多不熟,初来京城,或许久了就不同了吧。”

        赵抃道“中丞如此说,只是你以前注重实事而已,对于人品多不关注。朝中官员所作所为,只要用心体察,仔细思量,总能够分辨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