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复听了,缓缓点头:“明白中丞意思。查归查,不要引起前线将士猜忌。”

        杜中宵点头道:“不错,事情的轻重缓急要分得清楚,不可以因小事而乱了大计。”

        出了官厅,吴中复回到台院,想了又想。进京见皇帝的时候,皇帝虽然把此去的意义说得重大,但并没有交待应该怎么处置。而去见两院宰执,枢密院说得含糊,政事堂要求严惩。听杜中宵的话,此事确实要小心行事。从上到下都很重视,但要求严惩的,只要政事堂。

        轻轻出了口气,吴中复摇了摇头。心中已经明白过来,在前线,狄青所部只怕军纪并不怎么样。对于枢密院来说,最重要的是胜利,只要胜了一切好说。只有政事堂,现在不掌军略,才要求严惩。御史台是独立于政事堂和枢密院的三大机构,虽然没有他们的权势,但也不必受他们的管。

        到了第二日,吴中复会同内侍押班王从善,坐上了西去的火车。

        鸣沙县,张玉对狄青道:“太尉,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大军还没有完从葫芦川中出来。要到灵州城下,只怕要半月之后了。这半年想攻下灵州,只怕不易。”

        狄青道:“不必灰心。灵州只是在黄河泛滥的时候才四面是水,不易进攻。只要黄河正常,并不难到其城下。再者说了,我们二十余万人,就是把那里的沼泽部排成干地,也不是做不到。”

        张玉想了想,道:“太尉说得有道理。反正大军无事可干,把沼泽排干,总是有事情做。”

        用了枪炮之后,再没有猛将冲阵,张玉作为狄青手第一勇将,难免有些郁闷。而且改制之后军阵严整,对于前线将领来说,临阵指挥的要求跟以前完不同。作为勇将的张玉,就不如要贾逵,迅带适应了新的形势。此次领兵,让张玉感到郁闷不已。

        正在两人说些闲话的时候,卢政过来,叉手道:“太尉,枢密院宣命。言因为青岗峡之败,朝廷派了御史吴中复和内持王从善到前来,视察军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